機場/航空公司貨站
1、理貨: 貨物送至相關的貨站后,貨代會根據航空公司的運碼,制作主標簽和分標簽,貼在貨物上,以便起始港及目的港的貨主、貨代、貨站、海關、航空公司、商檢、及收貨人識別。
2、過磅: 將貼好標簽的貨物交由貨站過安全檢查,過磅,確定貨物尺寸計算體積重量,之后貨站將整單貨物的實際重量以及體積重量寫入“可收運書”,加蓋“安檢章”“可收運章”以及簽名確認。
3、打單: 貨代根據貨站的“可收運書”將全部貨物數據,打入航空公司的運單上。
4、特殊處理:可能因貨物的重要性、危險性、以及裝運限制(如超大、超重等),貨站將要求承運的航空公司代表進行審核,并簽字說明,才可入倉。
快遞柜解決了快件“后100米”的配送難題,為快遞企業和不在家的收件人提供了便利。但個別快遞員未征得同意就將快件直接放入快遞柜,引起了收件人的不滿,而因取件超時產生的快遞柜代存服務費應該由誰來付,值得商榷。對記者采訪了多方人士。快遞柜變“甩手柜”超時費不應轉嫁收件人。
快遞柜經歷了從免費使用到收費使用的過程,但取件超時產生的代存服務費該由誰來出成為快遞柜運營公司、快遞公司、消費者三方爭論的焦點。對此律師指出,不管是收件人還是快遞員,他們都不應該承擔這個費用。因為快遞柜為快遞企業提供了方便,如果快遞企業本身沒有辦法通過其他渠道來保障快遞配送,就該自我承擔超時費用,而不是轉嫁給收件人。
據了解,目前快遞行業競爭非常激烈,大多數快遞公司依靠電商平臺存活。“電商壓價很厲害,天津郵政國際快遞,導致快遞公司只能以很低的價格拿到件,再加上快遞公司各加盟店的層層盤剝,留給快遞小哥的錢就非常少了,只能靠多送件掙錢。但送件任務一多,就沒法保證一一聯系收件人了,快遞柜就變成了甩手柜。
隨著網購市場的日益繁榮,天津郵政國際快遞電話,快遞行業也跟著熱鬧了起來。對于消費者來說,足不出戶的網購簡直是﹨'有利的發明’,但在網購之后,天津郵政國際快遞售后,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。因方便而‘誕生’,網上購物時收貨地址若選擇學校或工作單位,就要自行拖回家,但若是選擇了家中地址,又要面臨不在家無法簽收的難題。
于是,智能快遞柜便應運而生。若派件時收件人不在,快遞員可將包裹投放在智能快遞柜中,同時系統會自動給用戶發送短信提取碼,之后用戶通過提取碼自行取件。既省時又省事,對于派收雙方而言,都是一個好的解決方式。